隨著整個教育環境的改變,傳統校長在學校所扮演的管理者角色已經有所不同,過去的校長可能只是學校的經營管理者,他與學校教師間的關係是上對下的關係。但是在今天學校教育環境中,校長除了扮演上述角色之外,他還是學校教學領導者或催化領導者,與教師的關係是橫向水平的關係。
一、所謂教學領導,就狹義而言,係指校長所從事與教師教學或與學生學習有直接關係的行為或 活動而言;就廣義而言,則包括所有能協助教師教學與影響學生學習的相關活動或作法(楊振昇,1998)。James Weber (1989)提出教學領導有以下五項主要功能:
1.界定學校發展目標。
2.提升積極學習風氣。
3.觀察並給予教師回饋。
4.管理課程與教學。
5.評量教學計畫。
校長必須擔任教學領導者的角色,傾聽教師的心聲,瞭解教師所需,促進教師間共同學習,提昇教師的專業能力,進而促使每位學生獲得適切的照顧,充份學習。
二、所謂催化領導指的是一種以增進組織全體成員調適和解決問題的共同能力,使得組織成員能主動參與組織事務的推展,進而提升組織效能的領導行為。亦即組織成員在領導者的催化之下,主動積極參與組織任務的過程。(Conley & Goldman, 1994)Conley 和 Goldman 同時也指出,催化領導具有下列各項特徵:
1.領導者必須克服組織資源匱乏的困境。
2.領導者將組織成員組成若干團隊。
3.組織的領導者,經常性提供組織成員回饋並協調及解決組織衝突。
4.領導者建立組織的溝通網路。
5.領導者應擬定組織成員集體作決定的策略。
6.領導者應塑造組織發展的遠景。
校長是一位催化領導者,他的功能在於協助學校全體成員有調適和解決問題的共同能力,使得學校成員能主動參與學校事務的推展,並願意共同合作與共同學習。
綜上所述,擔任一位學校領導者,校長必須持續不斷的進修,進而促進教師自我專業提昇,使學校成為一個學習型的組織,協助教師建立共同合作學習的團隊,讓教師在合作學習的氣氛中不斷的成長,自動自發,並且提供給學生最好的教育品質,讓這些作為漸漸形成一種校園的文化。相信如此,校長就是一位教學領導者,也是一位催化領導者。
1 則留言:
心得感想相當深刻,繼續加油!
張貼留言